• 最专业股票配资平台 三大指数集体下跌,贸易概念涨幅居前

    发布日期:2024-08-08 10:28    点击次数:193

      今日盘面最专业股票配资平台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市场热点呈现快速轮动态势。截至收盘,沪指跌0.29%,深成指跌0.62%,创业板指跌0.90%。

      盘面上,贸易概念涨幅居前,南京商旅、苏豪弘业、远大控股、江苏舜天涨停。贵金属板块全天强势。短剧游戏继续活跃,因赛集团、中广天择、引力传媒涨停。

      黑龙江本地股午后异动拉升,龙江交通、龙版传媒、龙建股份等涨停。数据要素盘中异动,深桑达A、银之杰涨停。下跌方面,医药、农业、家电等板块集体调整,登海种业跌停。

      整体两市个股几乎涨跌参半,其中2300多只个股翻红。两市成交额8512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71亿。北向资金净卖出14.41亿,其中沪股通净卖出3.98亿,深股通净卖出10.43亿。

      后市展望

      在估值、宏观政策、经济增长等综合因素向好的驱动下,A股有望开启岁末年初的红包行情。

      目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域,投资性价比凸显。随着汇金、险资、国新等国家队陆续入市,将给市场带来示范效应,有望带动更多增量资金入场。

      当前A股底部特征明显,热点轮动偏快,短期策略上重题材轻指数,看好智能汽车、电子、传媒等成长板块的轮动机会。

      另外,受益于美联储降息预期的黄金、贵金属板块亦有表现机会,以及估值偏低、消费复苏逻辑下的食品饮料有望迎来反弹修复。

      板块展望

      短期机会:

      新能源汽车: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8.2%,提前三年超过了“十四五”预定的20%的目标,预计今年渗透率将达到三分之一以上,而原来制定的到2035年渗透力超过50%的目标,很可能提前十年完成。

      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取代之势已经形成,当前的行业的结构性机会主要集中在智能化、出海和细分市场等领域,看好自主品牌和供应链在智能化、全球化过程中的战略性发展机遇。

      中长期机会:

      华为合作

      华为在智能手机、赋能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有望带动其相关的消费电子、汽车产业链向更具备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1)华为手机:华为目标在2024年出货6000万~7000万部智能手机,目前相关供应厂商订单饱满,后市有望带动消费电子需求复苏;

      (2)华为汽车:通过华为深度赋能,新款问界M7搭载华为鸿蒙智能座舱3.0、HUAWEIADS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HUAWEIDriveONE增程电驱平台等黑科技。后续华为和奇瑞、江淮等还有多款合作车型即将推出,华为赋能汽车产业链景气度将持续向上;

      (3)华为鸿蒙:目前鸿蒙生态的智能设备已超过7亿台,生态持续走向繁荣。PC端有望成为鸿蒙生态下一个“主战场”,技术、生态等方面已经具有重要基础,有望进一步打开鸿蒙长期成长空间。

      国资改革

      央企国企是高端制造、航空航天、基建、通信等领域的国家队和主力军,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柱力量,起到发挥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压舱石作用。

      央企国企“价值重估”,有利于促进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目前央国企普遍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率的优势,后市在政策引导、分红提升、基本面改善等重要牵引力的作用下,将推动央国企估值回归合理的水平。

      热点聚焦

      1、现货黄金突破 2100 美元,再次刷新历史记录

      12 月 4 日亚洲时段早盘,COMEX 黄金期货站上 2150 美元/盎司关口,日内涨幅超 3%,继续刷新历史新高;现货黄金短线再度飙升,涨至 2144 美元/盎司,刷新今年 5 月创下的历史高位。

      2、数据要素板块利好消息不断

      近日,由浙江省财政厅归口,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制定的《数据资产确认工作指南》省地方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国内首个针对数据资产确认制定的省级地方性标准,将于2023 年 12 月 5 日起正式实施。

      11 月 23 日,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召开,在数据要素治理与市场化论坛上,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表示,目前国家数据局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正在推进一系列重点工作。

      3、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再提速推进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12 月 1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会议研究明确了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会议提出,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快调整完善国内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最专业股票配资平台,促进内外贸标准衔接、检验认证衔接、监管衔接,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16)